智能型建筑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抗风压性能,其检测方法基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并结合智能化控制与数据采集技术。以下是具体检测方法:
一、气密性能检测
目的:评估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检测方法:
试件安装:将门窗试件安装在静压箱的测试洞口上,确保密封良好。
预备加压: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150Pa,加载速度约50Pa/s,稳定作用时间3s,泄压时间不小于1s),检查密封状态。
检测加压:
附加渗透量测定: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缝隙,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约10s),记录各级压力下的空气流量,计算100Pa压差下的附加渗透量。
总渗透量测定:打开密封胶带,按1、2、4、8、16孔顺序逐级加压,记录空气流量,计算100Pa压差下的总渗透量。
数据处理:
计算试件本身渗透量:总渗透量减去附加渗透量。
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并除以试件面积或开启缝长,得到单位面积或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分级评定:根据标准确定气密性能等级。
二、水密性能检测
目的:评估门窗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检测方法:
试件安装:将门窗安装在静压箱测试洞口上,确保密封良好。
淋水装置校准:
在压力箱开口不同部位安装固定规格的集水箱,收集淋水量。
校验淋水量及均匀性,确保喷水量符合标准(如总流量达2L/min·m²,四个分区淋水量在0.15L/min至0.37L/min范围内)。
检测加压:
启动淋水装置,使门窗表面均匀受水。
逐步增加压力箱内的风压,观察门窗在不同风压和淋水条件下是否有雨水渗漏。
数据记录:记录开始渗漏时的风压值及严重渗漏时的风压值。
分级评定:根据标准确定水密性能等级。
三、抗风压性能检测
目的:评估门窗在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功能及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检测方法:
试件安装:将门窗安装在静压箱测试洞口上,确保密封良好。
预加载荷:施加50Pa的预加载荷,持续3秒后卸载。
逐级加载:
以一定风压增量逐步加载,每级加载后保持一定时间,测量并记录门窗的面法线位移量。
继续加载直至达到规定的最大试验压力(如±8000Pa),观察门窗是否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
变形检测: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门窗在风压作用下的变形量。
分级评定:根据标准确定抗风压性能等级。
四、智能化控制与数据采集
智能型检测设备通过以下技术实现高效、精准检测:
微机自动控制:
采用变频器驱动风机,通过压力闭环控制系统调节气压。
通过上位计算机或操作键盘控制气压、换向阀、水阀等,实现自动化检测。
数据采集与处理:
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如压力变送器、空气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
数据通过无线模块或有线传输至计算机,自动计算并生成检测报告。
智能校准与核查:
定期使用标准试件和集水箱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测准确性。
在检定合格后一周内及两次检定中期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状态。
五、检测流程优化
检测顺序:按抗风压变形检测、气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抗风压安全性能检测的顺序进行。
环境控制:检测现场室外风速不得大于3m/s,温度、风速、降雨等环境条件影响检测结果时,需排除干扰因素后继续检测。
试件要求:弧形窗、折线窗按展开面积计算,外窗连续开闭五次应保持正常工作。